商道聚合书院企业领袖(老板)股份制改造方案研讨(演讲稿)
2009.3.21
在讲之前,先问大家一个问题,这些天我几乎都没休息,昨夜整整想了一夜,“我为什么这样做”?注意噢,答对有礼物送。按理说我没有资格站在这个大讲台上,且我不确定明年还能否回来。我的企业很小,并及及可危,但我很想做好,也很努力。这些天我想了许多,昨晚一夜没睡,终于想通了,现在分享给大家。在讲的过程中有些会和郭总的理念有冲突,请郭总提前原谅!
一、这些天我们在讨论晋商文化的问题中,我们讲到了三种企业模式,每一种企业模式背后都有一种文化背景。首先是日本模式,日本人的文化背景使日本人严谨、认真、踏实、他们有很强的民族自豪感。再往前的是欧美模式,欧美人崇尚民主、自由,他们有创新能力,而且他们守规则,他们有很强烈的职业道德观。虽然跳来跳去,但遵守最基本的商业道德,包括尊重知识产权等等。那么我们中国模式的文化背景是什么呢?经济学家认为“人性是自私的”。我们是基于“人性是自私的”这样的文化背景来做劳动股份制改革。但劳动股份制改革是从晋商文化中推演而出的,于是有了伟大的中国模式。但晋商文化的核心是什么?《乔家大院》告诉我们是诚信;深圳的山西朋友告诉我是信任;本组的张总告诉我是人品。这样就出现了矛盾。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必须承认,在劳动股份制改革的实践中有许多成功的企业,如:慧聪、蒙牛等等。但我们也会看到另一个更加残忍的现实,欧美模式造就了:Motorola,沃尔玛,GE等世界五百强企业。日本模式造就了NEC、Panasonic,包括和日本模式很接近的韩国模式,也造就了三星等五百强企业。而中国模式只有华为接近了这个目标,为什么?是因为我们基于的文化出了问题。我们基于的是“人性是自私的”,而且我们还在推演这样的文化。因为“人性是自私的”,所以我们要进行劳动股份制改革。让员工干企业的活要像干自家的活一样,就OK了。这些天我们一直在学这个。
二、我是北方人,西安人。大家都知道北方人爱打架,刚好在座的有几位西安的亲友团,帮我打打气。我小时候身、心、灵都被压抑,没长开,个头不高,这也是我最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大家的地方。我这样子,打不过别人,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敢打,就像喝酒一样,会不会喝不重要,关键是敢不敢喝。也是个纯爷们。打来打去,就明白了一个道理:为啥事打不知道,为谁打知道。有些破事根本不值得一打,什么谁把谁看了一眼啦等等。要是放着自己,根本不打,但哥们一叫,打!为自己不打,为别人——打!这动力多厉害!
去年因为合作的问题,我原来的公司清算关闭。一夜之间,一切归零。我的感觉就是世贸大厦倒地一样。当我满身是血的站在废墟前与跟随我8年的员工道别时,我的心在流血。我给自己立了一个警语,一定要对得起这些兄弟姐妹。于是我没有倒下,因为我没有倒下,从废墟中又站起来的几位兄弟跟着我重建家园。这几个月以来,我们在死亡的边缘中苦苦挣扎,领着最低的薪水,干着最辛苦的工作,就连最普通的电装工都熬得两眼通红,但还是在顽强的拼搏。只要今年生存下来,我们就一定会创造又一个奇迹,而这一切的动力都源于——为自己干,更为别人干。这样的动力更强大!
当然,创业的团队都这样,我们在座的每一位企业家都有亲身经历。但后来变了,都想着为自己干了,想着分配不公了,丙的问题出现了。于是我们来这里学劳动股份制改革。在这里,我们一定能解决为自己干的问题。但解决不了,我们文化根基的问题。那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到底是什么呢?难道真的是不信任?真的是“人是自私的”吗?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是人类惟一延续到今天的古文明。以进化论的角度讲,适者生存。不信任,自私的文化就生存至今吗?不会的!一定不会的!这里面一定是哪里出问题了。矛盾论认为任何一个事物的两面性是相反的,关键在于我们从哪个角度去看。
我的英语很差,请问年轻美丽动人的李主持人,“孝”这个字英语怎么翻译?… …听不懂。一个澳洲的海归告诉我英文中没有“孝”这个词。我在手机的金山词霸中查“孝顺”,“fealty”(意思是对封建主义的效忠)。这就是美帝国主义对我们伟大中华民族文化的狭隘的理解。
就在上周,我70多岁的父母亲从西安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颤微微地交给我他们存下来的五万块钱… …这是世界是最接近“大爱”的父爱母爱。因为有这样伟大的父爱母爱,我们源自内心的爱他们,我们有了“孝道”。美国人18岁离开家,下来父母的责任就完成了,独立了,关系很简单,所以他们没有“孝”这个词,他们根本就不懂。
义:为朋友两肋插刀。为什么?因为爱朋友。
忠: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为什么?因为尊敬,因为爱师傅。
仁:别人对我好,我对他好;别人对我不好,我也对他好,因为我也爱他。
忠孝仁义这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所以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是“爱”。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最深层的动力源头只有两种:“恐惧”和“爱”,恐惧的能量是巨大的,我们许多人都是靠这个走到成功。因为我们恐惧失败,因为我们恐惧没钱,因为我们恐惧没有爱而去爱。因此我们去拼,我们成功了。但内心似乎缺了些什么,于是许多人就穷得只剩下“钱”了。而如果用爱去做动力源,那没钱也会剩下幸福!
举个例子,今天来说分钱的事,为了留人去分钱,是因为恐惧他要走才分钱,所以分来分去搞不定。但郭总一再说,这是个思想问题,是个境界的问题,我想了一夜终于搞明白了,如果我们因为恐惧去分钱,永远搞不定,如果我们是因为爱他们而分钱,那就不一样了。想想都幸福,这是郭总一再说的分钱分的都好快乐!
跟了我12年的高级工程师在今天的广州只拿每月四千块的薪水,还天天加班。我的品质主管,工作了四年,一个人又管品质、管生产、又管计划,每个月才拿两千多的薪水,也在天天加班。我想我们在座的各位企业家身边一定有这样伟大而忠诚的员工,正是由于他们的打拼,才让我们体面的坐在这里,美丽的李主持人这几天有几次提议为我们自豪而伟大的企业家自己鼓掌,郭总今天也说为我的提议鼓掌,而今天我在这里,我要为我们身边那些跟随我们出生入死,宁可冒着被杀被负被屈,也要将最后一颗子弹射向敌人的伟大员工们鼓掌。
那我们所讲的因为“人性是自私的”这个劳动股份制改革的理论定错了吗?郭总的企业那么大,蒙牛那么大,这个理论不会错的,还是我们看问题的角度问题。这是郭总给我们设的一个谜题,郭总是伟大的。我儿子不去那样的公司,那不是激情,那是被训练出来的激动。
“人是自私的”,为什么自私?自私干什么?是为了爱自己,爱家人,爱父母。就像一个不爱父母的人,不会爱朋友一样;一个不会爱自己的人,也不会爱别人。所以人要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爱自己。叶总的问题是怎么爱自己?主持人打扮得那么漂亮干什么?爱自己!爱自己的另一种说法是什么?自私。所以“人性是自私的”也是爱,一种最原始最基本的爱。建立在这个理论基础上的成功,是伟大的成功。这是郭总为我们指导的最基本的建立爱的过程,所以他成功了。如果我们这样去看,这个分钱的过程就轻松了,分了就分了,因为我们让他们爱自己。但郭总又说我们是企业家,不是慈善家。为又是什么含意呢?也就是说,员工爱自己,我们也要爱自己,员工和我们更要爱企业。因为只有企业发展了,员工和我们才能更好的爱自己,也才有更多的能力去爱别人。当爱别人成为一种源动力时,是因为他已经爱好了自己,更是他因为心中有爱,而源发出爱别人的冲动。这种冲动是源源不断的,是不累的,是幸福的,是永久干伟大的大事业的。而郭总就是将自己的企业爱好了,又来指导我们怎么爱自己,爱自己的员工,爱自己的企业。我为他感动!
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劳动股份制改革中怎样学会这一点。这是个心胸的问题。有些人说企业家的心胸是被气大的,被委屈大的,但也有一种可能是长大的。我想我们跟随郭总这些天,我们的心胸一定会长大一些,但这需要时间理解,需要慢慢消化,需要慢慢长,总有一天当我们发现自己已经学会了怎样爱自己,爱别人,爱企业时,那时的整改方案将是爱好的,并且要将这份礼物带回公司与员工分享,营造出种用爱来代替恐惧的企业文化。那时我们的企业就完全可以去成为世界500强企业了。《乔家大院》中有几个细节完美地演艺出了这个转变的过程。伙计马荀要两厘身股,是自私的,反映出“人性是自私的”,但他自私是为了娶媳妇,为了一家老小的吃喝不愁。乔东家怎么说,伙计怎么了,伙计也是人,他们背井离乡,舍家撇业的… … 他自私为了什么?爱!马荀又做了件大事,他让东家对他师傅保留了终身分股,才是中华民族的家族企业模式,这才是我们在座的每一位企业家的使命,我为郭总自豪,我为中华民族自豪,我更加为每一位中国企业家自豪。
所以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分钱的计划,而是爱的流动计划,而分钱只是爱的流动中的一部分,钱分出去了,爱还在,在加倍,在放大,这种源动力是巨大的。还有,人穿西装都要订制,对人的爱也要订制。我有个愿望:我请一位和李主持人一样漂亮的女孩子,好好培养她几年,等她完全理解我的想法,分钱的事我都不用管了,她来干!我只管思想文化,那我就轻松了,就成功了!
终于回到开始的那个问题,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因为我爱自己,也爱你们!
——杨敏